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>行情 > > 正文

如何做好一场家访?老师这么说……

2023-07-10 20:22:13    来源:湖南日报

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家访是教师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,是解决儿童、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,更是班主任开展家校沟通工作的重要手段。近期,长沙市教育局下发有关暑期全员大家访通知,那么如何做好一场家访呢?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第一附属小学王亚楠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,总结了以下几点。

家访前有准备

首先,家访的作用在于反馈学生相关情况,争取家长的配合,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,从而促进学生实质性发展。这要求家访的目的要明确,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内容要具体且真实。在家访前要进行问询:

问家长:可以让家长填写家访意向调查表,和家长确定家访的具体时间和地点,粗略地约定好家访的时长,让家长合理安排。提前跟家长交代好大概的家访流程和内容,让家长有所准备。部分家长可能忙于工作或家庭情况特殊、有难言之隐并不希望老师到家中家访,教师可以选择在学校或小区等场所进行“家访”。

问学生:向学生简要了解家庭成员及受访对象,做到心中有数。家访前问一问学生对近期的表现的自我评价,本次家访你更希望老师帮你和父母沟通的问题,让孩子欣然接受,让家访更有温度。为了让孩子对老师的家访有所期待,可以提前跟孩子沟通时强调一定会在家长面前为其“美言几句”,避免孩子因畏惧家访批评而紧张

问自己:想一想通过本次家访就孩子的哪些方面和家长进行深度沟通交流?家访过程中向家长了解孩子哪些情况?通过本次家访我想要达成的教育目的?本次的家访是否有效?有没有必要进行二次回访?

家访中有温度

家访“三个一”,即一张纸、一支笔、一个笑脸。家访中,要把握住和家长面对面沟通的机会,用纸笔记录下家长反馈的问题,面带微笑真诚和家长交流,积极给予受访家长和学生回应。可以从最轻松的话题聊起,聊一聊孩子最近进步的地方,孩子的闪光点,同学们及任课老师对他的评价,逐步引入正题。

关注细节,正向引导。家访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善于观察,观察学生的学习环境,看看学生独立的学习空间,书桌是否整洁?家庭藏书量有多少?适合孩子读的书有哪些?孩子最近在读的书是什么?了解这些就了解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氛围;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,是否尊重家长,向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在家是否有反差,具体表现在哪里?需要老师做出哪些正面的引导。

细心诊断,对症下药。结合家校表现,分析孩子表现和根本原因,给予家长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,将老师的相关建议及做法记录下来,为学生量身定做“成长计划”,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发展。

家访后有成效

家访完要善于反思和总结,持续关注受访学生的变化,当学生进步时,班主任可以和家长再次联系,让家访后劲十足,持续续航;当收效不佳时,要转变对策,观察学生的变现,进一步和学生沟通,从而推进家校联动可持续发展。

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不仅是教学技巧,还要学会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。能走进孩子的家,倾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,在家校之间建造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。

关键词:

«上一篇:炎热夏季习惯导致老人ICU »下一篇: 最后一页